安庆师范学院龙山校区

阅读:20
单位介绍

地理概况

龙山校区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原怀宁县大龙山镇),距安庆市中心和院本部约12公里。校园东临合安高速公路(安庆至合肥)出口和总五(总铺至五横)公路,南临206国道和大龙山镇,西为园艺场。

校园北部、西北部为鹅公山,海拔为106米,南部为岗地,海拔约22-28米,中间地势略低,地形起伏较大,总趋势为北高南低中间凹。

校园中部是源自大龙山风景区的乌龙溪交汇而成的河流,自东北至西南贯穿整个地块。

校园规划总面积2678亩。校园内自然环境优美,依山傍水,果树成林,空气新鲜。

地质概况

校园北部丘陵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洪冲击层,校园其余部分为闪长岩。地质状况稳定。

气象概况

校园所在地年均气温16.7;年均气压1041.1百帕;年均降水1430.3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6%;全年光照时数为1916小时;年均风速为3.1米/秒;年均暴雷日数为40天。气象条件宜人,适于办学。

交通概况

校园附近有206国道、安合高速公路、总五公路,安庆市民航距校园约3公里,安庆市水运港口距校园约14公里,对外交通方便。

校园位于风景区大龙山附近,大龙山旧称“安庆府之镇山”,山势巍峨磅礴,与天柱山遥遥相对,山上多峰、多壑、多洞、多景。载于《怀宁县志》的旧安庆十二景之“龙山晓黛”照片即位于校园东部,《安庆府志·山川》(康熙六十年刊本)记载“……其上多石,石多露,有峰,峰多隐,东数峰欲出,西数峰欲敛,朝夕多青碧色,雨霁望之,其色莹然,独不类他山”。

校园东部除胜景“龙山晓黛”外,站在校园主峰上,面向东方即为龙井山,山上有飞瀑自巨大石壁飞流直下,注入“龙井”之中,井旁有清同治六年留下的清洗潭底的石刻。龙井山石壁上有清顺治推官黄熙赞书写的“君恩山重”和“忘归”字样的摩岩石刻。

校园东南为集贤关。传说当年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时,曾于此处歇脚,故名集贤。又因两边为山,仅有一狭窄通道通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故名集贤关。清代著名书法大家邓石如曾于此处居住、养鹤。

远眺校园西南为石门湖。旧安庆十二景也有“石门秋泛”一景。石门湖为浅山群环抱一片平坦地形成的通江湖套。据民国四年《怀宁县志》记载:“石门湖据山水之胜,右大龙左百子,每蓼花开日,扁舟载酒,不减放棹山阴”。对此胜景,历代多有赞咏,如清方都镐《石门湖秋泛》:一湖烟水千山乱,峭壁双开万顷秋。红蓼滩头欧鹭起,有人撑出打渔舟。棹入蒹葭夜色清,前峰月吐半湖明。醉眸遥指回舟处,灯火疏林犬吠声。

石门湖西与湖紧连的为百子山,旧安庆十二景之“百子晴岚”即指此处。百子山山名或说因山有百座而得名,或说因山间旧有百子庙得名。百子山群峰如簇,各具形态,主要山峰有金鸡岭、笔架山、狮子山、球山等。民国四年《怀宁县志》载“……由长安岭而东至曰百子山,三峰矗立,秀出云表”,明末著名戏剧家阮大铖喜爱此山而自称“百子山樵”。

校园东部不远处为独秀山,五四文化运动的旗手、中共创始人陈独秀因此而得名。

校园东北为中国书法史上与王羲之遥相呼应的清代书法大师邓石如的故里,其故居“铁砚山房”现已经改为邓石如纪念馆。两弹元勋邓稼亦诞生于铁砚山房内。邓石如曾有私印“家在龙山凤水间”,龙山即为大龙山。

一、规划指导思想因地制宜,独特精美二、规划主题建设山水园林式校园三、规划宗旨深林含古校,碧水荟文华四、规划方案该方案的规划整体结构为:一条主轴线,两条步行绿轴和中心人文景观区。一条主轴线,即以校园大门为起点,以自然山体为背景,将校前区广场、主教学楼、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连成一条主轴线,其余建筑分布在主轴线的两侧;两条步行绿轴,即在校园内分别形成穿过教学区和生活区的横向和纵向步行系统,有利于学生生活学习和人车分流;中心人文景观区,即在校园中心地带,利用自然河流筑坝形成200亩左右的自然湖面,使其成为贯穿校园东西的景观走廊。

该方案根据校区的特点和校园功能的需要,将整个校区分为校前区、教学区、人文景观区、文化广场区、学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后勤服务区、自然生态区和体育运动区。

该方案充分利用了新校区现有的地形地貌,借山为屏,引水汇景,通过依山就势的建筑布局和山水融合的园林相结合,在自然山水中创造新生的百年老校,方案具有历史性、现代性、自然性、生态性和有序性与有机性的特点。

规划方案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单位:中元国际工程设计公司

校园原规划为在校生15000人规模,并根据基地的情况预留了发展用地。现学校正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状况,对原校园规划进行扩编和调整。

免责声明:
此页是<安庆师范学院龙山校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